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院概况 >> 学院新闻 >> 正文

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在青海的理论与实践”专题讲座

发布者: [发表时间]:2024-10-14 [来源]: [浏览次数]:

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:“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。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、保护自然,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”。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认识生态文明保护的重要性,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研究生参加孙发平教授关于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青海的理论与实践”主题讲座。

孙教授从三个方面深入且生动讲解了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过程、主要成就、经验总结,其中包括:习近平对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擘画与科学指引、“国之大者”:习近平对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位、三江源国家公园:习近平国家公园理论的发源地与践行地。孙老师生动讲解了“三个最大、国之大者、国家公园”的内容。2016年8月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调研考察。用三个“最”阐述了青海生态环境的极端重要性,即“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”。从全国大局层面阐明了生态环境对青海以及全国发展的重大意义。最后,孙老师进一步说明国家对于青海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视。习近平于2016年、2021年、2024年先后三次视察青海、两次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,就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,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、新理念、新论断,在青海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。


孙发平教授鼓励同学们要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、推动者,持之以恒、久久为功,汇聚出强大的“绿色合力”,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格局,让我们的祖国天更蓝、山更绿、水更清,让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,让美丽中国“美”无止境!